其他
论过失犯罪中的结果避免可能性——以超速驾驶案为例
01
问题的提出
02
结果避免可能性在过失犯罪中的运用
03
超速驾驶案的具体处理
参考文献
(请滑动浏览信息)
1 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一中刑终字第3679号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2 参见周光权:《刑法公开课》(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7页。 3 参见张明楷:《刑法学》(上)(第六版),法律出版社第371页。 4 参见王效文:《过失犯的犯罪构造与相关问题》,载刘明祥主编:《过失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 5 参见孙运梁:《过失犯的客观归责:以结果避免可能性为中心》,载《比较法研究》2017年第5期。 |
作者简介
彭军玲
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方向为刑事法律实务,目前专注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及刑民交叉类案件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为提供信息之目的由上海问道有诚律师事务所制作,不应视为广告、招揽或法律意见。读者在就自身案件获得相关法域内执业律师的法律意见之前, 不要为任何目的依赖本文信息。上海问道有诚律师事务所明确不承担因基于对本文任何形式的使用而产生的一切责任、损失或损害。
统 筹| 王琳
编 辑 | 高士琳
推 荐 阅 读